夯實陣地建設,增強文明實踐凝聚力。以全域覆蓋和融合互促為總思路,扎實推進中心、所、站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,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、實踐所13個、實踐站213個,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全覆蓋。整合文化館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黨群服務中心等20個單位(場所)成為樺南縣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,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合理布局帶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面開花。
完善工作體系,增強文明實踐吸引力。以“鄉村振興擂臺賽”為載體,以“五幫五建五提升”結對共建活動為牽動,廣泛開展“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優良家風”“好家風好家訓”“除陋習樹新風”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,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刊播活動信息156條,閱讀瀏覽量10萬余次。
創新理論宣講,增強文明實踐傳播力。探索“文明實踐+愛國主義教育基地+媒體”的運作機制,在“大美樺南”微信公眾號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線上平臺開辟“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”專欄,組織各鄉鎮宣傳委員錄制播發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微視頻12期,推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。
多彩志愿活動,增強文明實踐生命力。通過組織開展“我們的節日”系列活動50余次,進一步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認同傳統節日,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。圍繞學雷鋒活動月,全縣各志愿服務隊開展“三關愛”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次;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,常態化開展“新時代文明實踐星期五”系列志愿服務活動,開展“衛生整治”“陽光普法”“愛心義診”“文藝文化”等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,參與志愿者達2萬余人(次)。
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,樺南縣邊探索、邊實踐、邊總結,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辦到群眾家門口,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里。
金福林 佳木斯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婧
金福林 佳木斯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婧